加州大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18名教师入选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都高校第三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2024-07-01加州大学哈工程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18名教师入选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都高校第三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丁晨曦,王雷鸣、吴昊骏、韩方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苑坤杰,机械工程学院李培培、陈东方、段京良,自动化学院黄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耀祖,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孙春蕾、邹博超,数理学院张帆、徐远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张柏林,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邓世清,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司浩楠、赵璇等18人成功入选,入选人数与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一同位居全市前三,凸显了我校在服务首都科技事业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做出的积极贡献。

   丁晨曦,博士/博士后,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工程爆破、深部岩体爆破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学科交叉项目和国际交流成长项目等,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兼任SCI期刊IJMST和核心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青年编委和IJRMMS、RMRE和TUST等SCI期刊审稿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曾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k21博士学位论文。

   王雷鸣,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金属矿绿色开采等领域研究工作。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兼任Journal of Chemistry编委、《湖北大学研究生》青年编委、《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青年编委等职务,曾获宝钢教育、NFSOCk21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k21毕业生、北京科技大学校长章、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全国高校采矿工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等荣誉。

   吴昊骏,博士/博士后,现就职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矿山和城区隧道建设以及智能化凿岩爆破装备与技术研发。

   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东北师范大学复试合作横向项目3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等项和北京科技大学k21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

   韩方晖,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的利用以及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大学支教合作项目等10余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教材编写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项目。曾获得省部级科研励二等(我的大学宿舍生活)、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云南农业大学邮编)。

   苑坤杰,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功能化复合相变材料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科研项目,以项目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项目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曾获国家励志学金、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励资助和华南理工大学k21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二等。现任北京环境与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受邀担任Materials期刊Guest Editor、第五届机械工程与应用复合材料国际会议(中山大学信息)大会共同,兼任Nano Letters、Solar Energy Materials &Solar Cells等期刊审稿人。

   李培培,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计算固体力学与材料、金属增材制造、金属疲劳与断裂、疲劳寿命与可靠性分析、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2021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项,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美国海军航空司令部SBIR项目、美国布朗大大学毕业工资联合研究实验室增材制造铝合金项目、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北京各大学排名)科学技术项目等8项项目。兼任Int. J. Fatigue.、Addit. Manuf. 和J. Alloys Compd.等国际期刊审稿人。现为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曾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k21毕业生、上海大学k21学生等荣誉称号。

   陈东方,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与电化学电源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种子资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百万级横向课题。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20余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7项,研究成果支撑国家标准制定。兼任河北省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2021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一等(中国药科大学就业)、2021年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技术创新应用发展成果(南京邮电大学简介)和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广西大学预科专业)等项。

   段京良,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采矿装备智能作业和自主驾驶决策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2021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k21博士论文和北京市k21博士毕业生,获IEEE ITSC、IEEE IV、 IEEE ICUS等多项国际会议论文项。

   黄健,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自动化学院。主要从事复杂工业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7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曾获校k21博士毕业论文、k21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王耀祖,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退学)。主要从事数字孪生、物理昆工大学络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6项,k22/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批软著权5项。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计划,获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日本大学的学费》等期刊青年编委。

   孙春蕾,博士,讲师,现就职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及通感一体化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3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乔治亚州立大学联合基金、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等5项。担任多个IEEE Transaction 期刊审稿人,多次参加 FCRC、ICC等国际会议,并担任国际会议 TPC member 一次。

   邹博超,博士,讲师,现就职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主要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与工交叉、情感计算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5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自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自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兼任大学城是什么学会青年专委会副秘书长。曾获2021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技术一等。

   张帆,博士,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数理学院。主要从事高精度数值方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各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曾获北京计算数学学会优秀青年论文一等、工信创新学金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学金和荣誉称号。

   徐远骥,博士,讲师,现就职于数理学院。主要从事强关联材料基本物性计算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军科委1工程项目子课题主要参与人。曾获国家学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学金特优将,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所长学金表彰。荣获“第六届重费米子论坛”优秀海报。

   张柏林,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材料循环利用和烟气脱硝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佛山市科技创新专项项目、专利技术转周宏华东师范大学委托项目等;获北京市发明专利二等、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优秀贡献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件,参与制订标准1项;兼任中国再生资源联盟青年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阿威罗大学》青年编委等。

   邓世清,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要从事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学和新型磁电信息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医类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等多项目科研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泸州有什么大学)合作与交流项目等。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作为k22/通讯作者论文包括Sci. Adv.、Phys. Rev. Let.、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曾获第5批博新计划、美国电子显微学会博士后(大学生生物竞赛)、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和励。担任Microstructures学术期刊青年执行主编。

   司浩楠,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功能器件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授权6项。参与撰写中文专著1部。中国体学学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科技大学十佳学术之星、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称号。

   赵璇,博士,特聘副教授,现就职于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可控制备、柔性仿生传感器件、感存算功能集成器件与交互式智能感知系统集成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7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4项。兼任中国体学学会会员、北京化学会会员。指导“天弓智感”团队获第七届中国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被评为北京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据了解,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自2017年启动以来,通过引导支持所属学会、基层组织以及在京全国学会积极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特点,发现和托举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探索经验模式。截至目前,北京市科协已累计资助培养3名青年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