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年科技攻关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年科技攻关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2024年1月,由生态环境部推荐的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获得这个是对我们团队多年来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果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对奋战在污染防治战线的环保工程师精神的嘉。”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告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p>
40年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始终立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瞄准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前沿,致力于为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撑、技术解决方案和决策管理支撑。
清华大学环境学科的发展始终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总量大,深度减排技术薄弱等问题,2016年,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江苏省盐城市建立。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团队核心成员还包括郝吉明、贺克斌、姚群、叶恒棣、黄炜等多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长期致力于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在工业烟气、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与资源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李俊华告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究中心围绕提升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治理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减污协同降碳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开展烟气中细颗粒物捕集、硫/氮氧化物减排与资源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碳捕集技术及资源化等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国家能源、宝武钢铁、中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目前,团队结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正在开展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研究,争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李俊华表示。
大气污染防治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环境学院院长刘书明表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之一,40年来,环境学院始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截至目前,环境学院累计承担0余项国家重要研究任务,获得科技励29项、省部级科技励2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1300余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7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余项。
19年“中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响研究”成果、2021年“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此外还有20多项的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二等……清华环境人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为绿水青山建功筑梦。
此外,为全力服务国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决策与政策执行,环境学院积极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国家、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环境治理重大工程应用和政策研究咨政建言。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环境学院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深入武汉一线采集环境样品,建立环境样品病毒富集浓缩和检测的通用标准方法,主持编制规范性技术指南,提出病毒环境传播可能路径假设,支撑国家的病毒环境溯源工作。
肺炎期间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如何处理?消毒剂的大量使用是否会对饮用水造成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王凯军参与编制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广西海洋大学),他同时也是非典期间参与编制相关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的专家之一。
40年来,环境学院一代代师生瞄准国际前沿,主动探索科技创新之道,开展了一大批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全链条创新生态机制。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环境学院不断打造具有国际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科技、人才、创新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绿色环境领域综合性创新平台。
跨介质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研究和治理是当前国际环境学科发展的前沿,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环境学院于2018年在怀柔科学城东区开始筹建“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包括空地一体环境感知、环境样品与信息中心、环境模拟与智能响应三大系统。
刘书明告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究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超算平台等,开展大尺度、高精度、跨介质耦合的环境污染迁移与改善模拟,构建多尺度感知、高精度模拟、科学化诊断、智能化响应的环境研究平台,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尺度感知、多维度模拟、多元化响应,构建生态环境领域国际领先的贯穿“基础设施—研究—应用—转化”创新链的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
为了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创新链条不完整的问题,环境学院于2017年推动成立了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这是专门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的清华大学派出研究机构,并围绕水环境治理与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处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环境智慧管理、绿色保险及绿色金融等领域进行了布局。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模式的探索,研究院先后获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等15个省市级创新平台,孵化成立逾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其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1家。研究院现已初步建设成为我国人才类别最丰富、技术融合最密切、实证载体最完整的环境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大学生励志)
曾在20世纪年代后,推动给排水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的陶葆楷先生,面对20世纪年代环境污染加剧的形势和各国加强环保的动向,意识到“给排水专业的范围太窄了,应该发展环境工程。”年近七旬的他,翻阅了大量资料,多次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征询意见,多次向校领导提出建议。这样,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朱翔个环境工程专业于19年在清华大学诞生。
济济多士,勇担使命。除了陶葆楷先生,环境学院还有4位主要开创者。他们是首次将建筑中水技术引入我国的给水排水学科奠基人王继明先生、主持和指导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夏声先生、率先提出“水工业”概念和具体内涵的被称为中国水业泰斗和教育大师的许保玖先生,以及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三易专业的李国鼎先生。
一代大师,从青葱岁月到耄耋之年,用他们的事迹,鼓舞和启迪着环境人。而“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已成为环境学院历代环境人投身环境、终身奉献的线年,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是当时我国历史上涉及面最广、响范围、社会反响最强烈的一次环境事件。
作为哈尔滨市应急供水技术负责人的张晓健,面对“必须在4天之内实现供水”的“命令”和松花江哈尔滨市段污染物峰值超出标准30多倍的严峻形势,与多位专家合作,用短短3天时间,做出了对特征污染物硝基苯的有效应急处置,恢复了哈尔滨市供水,完成了这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2007年无锡太湖水危机、2008年汶川地震、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件、2015年陇南锑污染事件等近件突发事件中,张晓健的身更是频繁出现,不断作出开创性贡献,因此也被誉为“治水大师”。
在环境应急工作中,“时刻准备着”的张晓健只是众多环境学院科研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的典型代表。
针对环境问题和全球化特征,清华环境人积极参与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学院多名教师担任联合国环境大会和气候变化、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等国际公约谈判核心专家,支持国家引领和参与国际公约规则制修订,不断提升我国全球治理参与度和国际话语权。
刘书明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有国际野和系统思维的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建立适应未来挑战的学科体系,开展前沿交叉与应用型基础研究;将服务国家战略放在首要位置,为政策制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